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华中科技大学基金会,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自然基金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在股票操作中有一定帮助,同时别忘记关注本站哦。
本文目录一览:
95岁的崔昆院士捐款千万,他所捐款项都用于了哪里?
年10月7日,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昆,又拿出180万元,注入勤奋励志助学金。崔昆院士和夫人当时共捐资600万元。
崔昆,1925年生于山东济南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,著名金属材料专家,创造性地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,撰写完成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百科全书,晚年捐出全部积蓄设立助学基金。
崔昆院士崔昆院士在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,之后的1951年至195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就读。由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,崔昆院士还被派到莫斯科钢铁学院进修,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金属材料专业人才。
西七四楼一整层楼都是阿蔡的“数字媒体艺术——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”“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基地”。
老人一生勤奋节俭,有了积蓄也是帮助贫困学生,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
随着时代的潮流与发展,人们的思想慢慢的也发生了一些转变。不仅如此,就连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。
宝钢教育基金会的理事成员
1、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宝钢教基金会[英文译名是Baosteel Education Fund,缩写为BSEF]。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。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:奖掖优秀人才,力行尊师重教,推动产学合作,支持教育发展。
2、刘方明 男,1966年11月出生,山东崂山人,九三学社会员,理学博士,分别就读于新疆大学和兰州大学。杭州师范大学教授、应用化学硕士点负责人,浙江省“151”第二层次培养人选,浙江省膜学会理事。
3、邬志辉 中国教育现代化新视野 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(著作类)一等奖,2007新闻出版局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,2009。邬志辉 宝钢教育基金会--宝钢教育奖,19911。
4、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三等奖、Servier全国青年药理学工作者称号、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、武汉市政府人才专项津贴、武汉市首批优势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和武汉市科技新秀称号。
5、宝钢教育基金会始于1990年宝钢出资设立的宝钢奖学金(原始基金为200万元),1994年增资至3500万元更名为宝钢教育基金,2005年经民政部批准注册定名为宝钢教育基金会。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历史沿革
建校历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前身为德国医师埃里希·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。1927年,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。1950年,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,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,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。
年8月,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。1985年7月,武汉医学院又改名同济医科大学。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。但同济人的医学情结至深,一直为再开医学专业作不懈的努力。
年前后,由埃里希·宝隆创办的“同济医院”正式挂牌,这所医院就是后来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。医院的医师大多是德医公会成员,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,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、动手术。
年8月,更名为武汉医学院;1985年7月,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;2000年,与原华中理工大学、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,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。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城市建设学院,原直属国家建设部。
但从历史上追溯,同济医学院和同济大学是同宗同源,前身都是德文医学堂。
年——成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1981年,国家卫生部在原同济医科大学建立了“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”,是全国医学院校中的七个培训中心之一。